正念 Mindfulness 是什麼
繁體 簡體
OH Graph 心理程式 - 正念 Mindfulness 是什麼

拆心理模式

拆心理模式

正念 Mindfulness 是什麼

【 打破「專注對方問題」的慣性溝通!正念——將50%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】

「正念 mindfulness」許多人以為它是一種正向思考,例如積極、勇敢、努力這些看似正面的詞語,其實也是個誤解。

正念表達一種「精神處於專心、留意的穩定狀態」;處於正念,be mindful,就是:「刻意地專注當下,不生起延伸的批判念頭或情緒」的精神狀態。

「處於正念」狀態是一種珍貴的心靈資產,可以紓解壓力,調適情緒,也會使得工作品質提高。如果透過長期練習轉變成生活中的態度,在與人溝通時,處於這樣自我覺知、情緒穩定的心緒中,將會有完全不同的溝通品質和效果。

正念溝通的四個態度

1. 不批判的態度
批判性是一種慣性,來自於理性分析能力。正念態度一再地提醒:
第一時間,先要採取不偏不倚的「觀察」態度,才能看到事情的原貌。
或許完全地「不批判」非常困難,那麼先放寬一點標準,在第一秒先聽對方把話說完,過程中忍住一下不要刻意地插嘴,保有幾分鐘雙方清明的空間,更不要急著做出好壞、對錯的批判。

2. 接納與順其自然
當人聽到不符合自己的期望或價值觀的話時,慣性地馬上會去批判它。正念希望大家心態上可以順其自然,不要刻意地操控結果。因為心會企圖去操控一切,這是一連串和大腦記憶的經驗和習氣有關係的身心反應。
對於要進行溝通的雙方,只要有不同的企圖和念頭,將很難維持開放與平等心。

3. 願意平等尊重
任何開放性的溝通,其中,平等與尊重是基本條件。對於別人的態度:
不強求達成任何預設目標,或者希望必定要改變、得到什麼。
溝通中,或許會覺得不舒服的念頭或思緒,甚至無法避免批判性生起時,請先以平等尊重的態度,讓身心停留在當下的狀態,不去壓抑它。

4. 凡事回到初心
初心宛如小孩子會問爸媽:
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的?為什麼狗有尾巴?為什麼花是紅的、草是綠的?
嘗試把每一次的事物接觸,都當作是第一次,保持新鮮的經驗。
回到初心,就是指在溝通時,調整自己以開放性的態度,接受事物原本的樣子。如果你有好奇心,你會更願意去理解對方背後的原委,也能讓自己的心保持清明,上述提到,不批判、接納、尊重的心態,就會使整個溝通過程運作起來更不費力。

「慣性反應」是溝通大敵
溝通的過程中,正念的訓練會把注意力刻意地調整:
一半的注意力在自己身上,一半的注意力在對方的身上。
為什麼要注意自己呢?相對於「慣性反應」,人們的注意力會大部分、或100%地放在對方的身上,會視為是對方造成了麻煩,而較少看到自己的問題。溝通時注意自己的身心狀能,是刻意的自我提醒。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,會造成溝通立場的開放與彈性。
我們來比較一下,把注意力一半放在自己的正念溝通,以及專注完全放在對方的問題的慣性溝通,會有不同的結果。

封閉、設定結論、重覆、產生防衛,都是溝通的大敵。唯有注意力一半放在自己,才可以避開這些陷阱。這練習包括「專注」與「覺察」兩種模式。「提升自我覺察」是正念訓練過程將50%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,目的是打破「慣性溝通」的陷阱。但是要訓練出自我覺察力,不只是看一本書、聽一場演講或做兩小時的練習就可達到的,須長期鍛鍊提升及修練而成。

其他文章


其他文章


人類圖1-64閘門